一方匾额,不仅是一份精美的书法珍品,更恰如时光琥珀,凝结着一座城市、一个时代的故事和风貌。
走进五一广场旁的锦绣太原城楼,在城门顶端,字迹工整秀美的“锦绣太原”牌匾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。匾文出自宋朝时期北方流传甚广的一句谚语:“花花真定府,锦绣太原城。”
展开剩余79%原来,太原府城历经宋代营建和明清扩建,崇墉(yōng)雉(zhì)堞(dié) ,壮丽甲天下,时称“锦绣太原城”。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描绘太原城景:“太原城甚壮丽,二十五睥睨作一楼,神京所不如也。”
老字号历来与牌匾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,而老字号的牌匾也多出于名人之手。门楣上那一方方各具风采、古色古香的精美牌匾,或端庄秀丽,或雄浑古朴,无不令人驻足欣赏。迎泽老字号的牌匾不仅是一块广告牌,更是府城深厚文化底蕴的一部分。
“老香村”糕点店匾额由“华北第一支名笔”赵铁山题写,字体苍劲俊美;“开明”照相馆那飘逸洒脱的题字浓缩了近百年的历史风云;“恒义诚”的金字招牌镌刻着老太原那一抹清甜;“乾和祥”的琉璃匾两旁,右书“龙团”,左书“凤髓”,寓意此店既有贡品龙形团茶又有百姓喝的凤形条茶;“书业诚”遒劲的正楷展现着“书无尽藏,诚以将事”的诚信之道;“太原面食店”则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,老舍先生更有赞誉“驼峰熊掌岂堪夸,猫耳拨鱼实且华”……
“无雕不成屋,有刻斯为贵。”在山西古建筑中,处处可见砖雕的风采。钟楼街这条历史悠久的街巷更是随处可见砖雕艺术的浸润。
正所谓“有图必有意,有意必吉祥”,山西砖雕生动诠释了中国传统纹样装饰的文化基因。毡房巷内“百善图”影壁用真草隶篆行不同字体书写着“善”字,寓意“日行一善,日日行善,积善成德”,是书法意蕴俱佳的砖雕艺术珍品。
靴巷内的转角,稍微留意便会发现,门楣之处,砖雕图案精致细腻,或花卉绽放,或祥兽盘踞,仿佛在守护着一方宁静与祥和;墙壁之上,将数百年的烟火故事凝固于咫尺青砖,如同一部部“立体的连环画”,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变迁。
时光倏尔,把流年砌进每寸雕花照壁里。青砖无语,却承载着千年技艺的薪火,愈加焕发出永不褪色的光芒。
在迎泽的街头巷尾,总有一些苍翠古朴的身影默然矗立。它们用年轮镌刻着光阴,以蓊郁诉说着岁月的故事,成为这座城市一张绿色的名片。
古树名木,被誉为“绿色的国宝”“有生命的文物”。据最新普查数据,迎泽区现存古树名木142株,70年以上树木67株。它们是迎泽历史“活”的见证,是连结古今的绿色根脉。
在“三晋名刹”崇善寺,大悲殿前西侧的两株二级古槐静静地伫立在殿前,它们聆听过古人的低语,也见证着今人的企盼,默默守护着千年古刹的静谧与安宁。
偶遇文庙内的侧柏,当指尖触碰到斑驳的树皮,颇有“崔嵬枝干郊原古”之苍劲感,它们盘虬的枝干缠绕着时间的痕迹,圈圈年轮里藏着比史书更鲜活的故事。
来到纯阳宫二进院,槐柏合围,冠如伞盖,就在其旁,两棵老干虬枝紫藤攀附而上,形成独特的藤缠柏景致。待到花期,繁英婉垂,紫绿相间,香风拂面,妍丽可爱。
还有永祚寺内,大雄宝殿前的明代牡丹“紫霞仙”,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牡丹,也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寺院牡丹。每年4月中下旬,双塔牡丹群芳争艳,呈现“花开时节动晋阳”的盛景。
古树与古建相映成趣,共同编织着迎泽的生态网络,也串联起府城的自然与人文,记录着那些刻在年轮里的光阴故事。
*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来源 | 迎泽发布
发布于:北京市十大股票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